云筱是只小黑猫

淡烟青帘觉春晚,暮辞霞光照水寒。

我的朋友上着课,吹着海风唱着歌。

「One」

疫情放开之后,朋友圈里充满“快活”的气氛。

我的朋友们,尤其是美女们,欢呼着“终于可以过上正常的大学生活”。

开学后,我去串门,镯镯和我说,她们宿舍要去旅游,三天。

我诧异了一下。

但这只是开头。一次上课,悦悦和我说,她们宿舍已经不打算起来上课了。“还有几个室友要出去玩,旷课呗。”

之后,谎称病假(这个阶段学校闹甲流),或者其他理由,翘课的人挺多。

老师没点名,大学的点名通常不会每节课都点。

每次,我在图书馆学累了翻翻朋友圈,入眼一片好风景、好美人、好晚餐,课少的更是每周出去玩个几次。

我第一次开始困惑什么叫做“正常的大学生活”。


「Two」

我并不是那种不解风情的书呆子。

这几年网络上对于防控的言论不少,我也经常看到有小女生抱怨出校不方便,但也没说出校做什么,大概就是玩。

但是确确实实很少看到男生这么抱怨。放开之后,也没怎么看到男生出去大玩特玩,情侣一起的话那肯定不少。

昨天,我的室友说自己五一计划去哪里哪里,我就打趣她说,“你好忙啊。”

她似乎不怎么开心,回了我一句,“都是朋友,又没关系。”

吃晚饭的时候思考了很久,不愿意出门是我的问题吗?难道是我太孤僻了?

网络上其实还流行一些说法,比如“再不趁年轻的时候开开眼界,等工作就没时间了”之类的。

我左想右想都觉得不得劲,但说不上来。


「Three」

我觉得现在在大学生圈子里弥漫着一种“报复式享乐”的心理,和疫情有关系。

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,确实没有经历过“正常的大学生活”,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是“正常的大学生活”。

如果有人将网络上一些观念当作自己的观念,那属实过于愚蠢。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。

而在“放开”的状态下,以前积攒的一些欲望如同井喷式爆发,很多人觉得自己需要在放开后的大学一年、或者两年,尽可能地弥补自己因为封控缺失的快乐。

周围人都这么做了,以前是碍于病毒不敢,现在可是真的无所畏惧了。于是你约我,我约你,一周玩上好几次。

对于这种补偿心理,我理解,并且认为它大概会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(在正常情况下)。

但是,为了游玩而翘课,却打着“反应试教育”的旗号,喊着“大学生活就是该丰富多彩,怎么能天天都是作业啊”的人,他们又在想什么呢?


「Four」

可能这个现象同我所处的地方有关。

我在北京的一所双非一本大学,我们学校60%的学生是北京人。

相较于其他省份来的孩子,我的确感受到了北京小孩在心态上的不同。他们对于成绩,对于学习,确实没那么“有所谓”。

只是一个感觉,因为认真学习的北京小孩还是有好多的。

同样的,我那些在各省份念大学的高中同学们,也没见他们到处玩。


「Five」

最后我想了想,觉得自己挺好笑的。他们乐意又敢担风险,我操什么心呢?

不过还是不愿意看到有人拿着“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”说事,今天跑天津,明天飞厦门,老师和同学们在教室上课,他们吹着海风听着歌。回头还要在人际圈子里炫耀自己又去哪里玩了,进而勾起另一批蠢蠢欲动的心。

我觉得绝大多数北京小孩的高中生活,就比其他省份的小孩丰富太多了。他们有很多活动,同时会觉得其他省份只会死读书,不懂得享受生活。

但是,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,享受生活的前提是有生活、有时间、有心态。

就比如,我现在一边准备夏令营,一边兼职工作,这日子也挺丰富多彩的。

娱乐并不是必须选项,我去一趟环球影城带给我的情绪价值,真的不如我安静地看书,或者最简单的,晚醒十分钟。

休息和放松是因人而异的。

所以,我不打扰他们,他们也别觉得我是个怪人了。

对于五一,我的计划很简单。放假了就是休息,我可以晚点起床,把宿舍收拾收拾,如果有时间,去学校附近散散步。


「End」

评论
热度(1)
©云筱是只小黑猫 | Powered by LOFTER